-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
另本府為妥適照顧居民並保障其居住權,前於108年公布社子島拆遷安置計畫(草案),且持續蒐集居民意見並滾動檢討,以達成戶戶安置之承諾。後續本府仍會堅持秉持「深化溝通,繼續往前進」之精神,就社子島弱勢戶派員逐戶進行訪視,並邀請社造團隊協助加強地方溝通,與居民一起開展社區短期改善及補償安置等相關議題的討論,齊心合力推動明日社子島。
專營_雙北市-市地重劃/區段徵收~ 合併整合配地. 農地建地買賣.合建規劃.稅務規劃, 最專業的土地開發集團, 歡迎來電洽詢 或 委託 買賣/租賃/建商土地代尋~徐慧娟 Judy 0981-956589
台北市長柯文哲重大施政「社子島開發案」因正反意見僵持延宕多時,今進行第9次環評會,支持、反對開發群眾上午9點就到市府聚集抗議,開發方高喊「通過社子島環評」、「柯市長加油」,反對方痛批「鴨霸市長」、「替代方案在哪裡?」歷經3小時會議後,環評會委員全數無異議通過社子島開發案。
支持開發的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高舉「加速社子島開發」、「環境嚴重惡化」等旗幟,質疑社子島全島有3000多戶,其中1000戶占用他人土地、還有500家違建工廠。黃小姐舉例,最近社子島發生火災,連救火都很困難,還要講濕地?社子島居民都有繳稅,卻連基本基礎建設都沒有,若未來多個路口有火災如何搶救,難道居民身家性命不值錢嗎?
反對方社子島自救會舉出「柯文哲下台」、「環評造假」布條,發言人李華萍表示,先前已經開了8次環評會議,但居民的憂慮始終沒有被討論,為何談到一半的替代方案就這麼憑空消失,在地的工作坊也毫無結論,程序卻照樣推進;這次卻又限制只有20個發言名額,甚至限制發言主題,讓許多想進入會議表達意見的居民被擋在門外。
李華萍說,陸續有重要濕地、污水處理廠等爭議浮上檯面,居民也開始自發性調查住家附近的大樹,只花2天就能找到超過26棵符合《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標準的樹木;在許多爭議尚未釐清、疫情升溫、年關將近的時刻,市府又急於召開會議,讓居民不禁質疑環評是配合財團、政治凌駕專業的會議,更是一個政治操作。
反對開發民眾於發言時,提出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法律意見書,主張營運期間所有汙水都是社子島汙水廠處理,應該併案進行環評。但環委張尊國認為,以環評效力來看,若另案處理,遠超過附屬開發案。
環委楊之遠表示,這案子想起1980年美國提出環境正義,柯林頓擔任總統後去調查,發現確實85%鄰避設施,都是在社經地位弱勢,所以提出環境政治政策,這是社子島50年沒開發,沒有基礎建設,沒有便利商店、警察派出所、郵局都沒有,案子開發是改善社子島環境、加強基礎建設。
楊之遠說,會議開了2年,今天是第9次環評,就環境部分、濕地問題,大部分都解決,但居民安置問題引發疑慮,北市府相關部會長官也很賣力,隨著委員會要求因應調整,他強調,民眾到環評委員訴求不只是環境,大部分是行政、居民安置等,也是歷年政府最頭痛問題,相信短期對社子島居民會造成影響,但長期來講則會對居民提供公平、永續的生活。
最終環評委員、主席李育明宣布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附帶決議指出,設置汙水處理廠依法另案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地政局長張治祥表示,委員會審查將近4年,「有點激動」,她語帶哽咽說,北市府不會讓各位委員失望。
2021/12/28 12:31
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北市內湖連續兩年為廠辦交易筆數最多的區域。(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大面積、整棟成今年廠辦成交特色,根據商仲業者彙整上市櫃企業買進廠辦資訊,截至目前為止,累積有63筆,相較去年全年29筆,出現大幅增長,今年企業主買進熱點為內湖、汐止等區域。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指出,近幾年科技產業供應鏈出現重整,又以台灣企業受惠較深,因而增加辦公、研發等擴增總部空間需求,進而帶動商辦、廠辦等買氣。
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上市櫃企業累積買進63筆廠辦,其中交易件數前3多的區域包括內湖18筆、汐止14筆、竹北則有6筆,若觀察前1年,也就是2020年全年計有29筆,其中前3多區域分別為內湖8筆、中和6筆、竹北5筆,可發現內湖連續兩年為廠辦交易筆數最多的區域。
買不到商辦轉買廠辦 今年眾家壽險獵廠辦
柯宏安進一步分析今年廠辦交易情況,單筆買進面積以500至1500坪最多、計有29筆,其次則是單筆買進面積逾3千坪,則有10筆,而且今年買進整棟廠辦的筆數則高達11筆,遠超過去年的5筆,甚至也可以看到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壽險業者出手買廠辦的實例。
若以單筆交易金額來看,單筆總價逾5億元的廠辦交易案占比超過5成,單筆10億元以上則近2成。柯宏安指出,台北市市中心辦公大樓多老舊,且近年受都更危老重建影響,許多企業不得不搬遷,在空間擴編以及舊換新等動機下,順勢帶動一波遷徙潮,未來例如內科、南港、北士科、汐止等近捷運、近科技園區、銜接都會商圈的區域,都較易成為企業選擇進駐區域。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接獲營利事業獨資資本主來電詢問,出售房地係於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而於2021年9月1日後出售並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應如何辦理房地合一稅申報?
國稅局表示,房地合一稅2.0自2021年7月1日開始實施,營利事業於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房地,如於2021年7月1日以後出售,即應依持有期間按差別稅率來課徵房地合一稅。營利事業如為獨資、合夥組織出售房地交易所得(損失),除應由該房地登記所有權之獨資資本主或合夥組織合夥人依個人房地合一課稅規定,於出售房地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30日內申報納稅外,其出售房地之交易所得(損失)仍應於出售房地之次年5月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惟免再計入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
該局另提醒,營利事業出售房地屬房地合一稅1.0,即取得日2016年1月1日以後,交易日2021年6月30日以前,獨資、合夥組織營利事業出售房地交易所得(損失),仍應由營利事業計入營利事業所得額申報。相關規定整理如附表。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南科)範圍包括台南園區、高雄園區及高雄生物科技園區,台南園區位於台南市新市、善化及安定等行政區之間,面積1,038公頃,高雄園區位於高雄市路竹、岡山及永安等行政區之間,面積570公頃,高雄生物科技園區位於高雄市楠梓區,面積約8.4884公頃,此次台積電宣布高雄設廠就是落腳在楠梓中油高雄煉油廠,周邊房價也因此產生聞「積」起舞效應。
然而,蛋白區房價的上漲不只侷限於半導體產業鏈帶動的地區,其擴展效應已延伸至周邊房價基期更低的蛋殼行政區,例如台積電落腳台南科學園區,不只新市、善化漲幅勇冠六都行政區,其擴散效應從蛋白延伸至蛋殼區:北至新營、柳營,南至仁德、歸仁,再連結高雄科學園區,北至岡山,南至楠梓、梓官等區,成為南高帶狀黃金工業走廊,這與大台北地區從土城、中和、新店連接汐科工業區,再銜接台北內湖、南港成為大台北帶狀黃金工業走廊如出一轍。
中部科學園區的發展也受製造業回流影響,擴廠與增設需求殷切,由后里科學園區連接台中科學園區、二林科學園區、中興科學園區到虎尾科學園區,近1500公頃土地範圍,處處擠滿台商製造業回流的足跡。
中部科學園區開發建設工程於民國九十二年七月起展開,配合產業未來整體發展需要,提供高科技產業優質環境,鼓勵研究發展及製造高科技工業產品,進而帶動科技產業技術提升,同時也是台灣精密機械技術科技的大本營,促進中部地區產業升級,並形成中部高科技產業新聚落。
這種產業鏈南移現象,充分展現中南部製造業三十年出走後衣錦還鄉、重建台灣的大好時機,也由於護國神山台積電將擴廠主力分布在台南與高雄,不但創造一萬人以上就業機會,更創造出近萬戶以上的購屋需求,搶地搶房現象出乎預期,這種效應與榮景,還會持續至少一年以上。
至於台灣通膨情況從PPI與CPI數據觀察看似溫和,政府一再強調通膨只是暫時現象,但民眾卻不斷感受民生消費物價上漲的壓力,單從房地產的PPI(營建成本)近三年平均年漲幅高達6-8%,反映到實質銷售CPI(房價指數)就會超過10%,因此,民間消費雖暫無通膨隱憂,但房產業通膨情況卻已達高峰,這也是近年大量製造業回流所產生缺工缺料缺地的後遺症,房產通膨壓力爆表,對購屋者的保值心態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
尤其南部房價因基期低,受營建成本高漲影響最大,台南、高雄中古屋每坪均價在20-23萬元間,營建每坪成本近兩年上漲4-5萬元,轉嫁到售價幾乎將近25%幅度,難怪近兩年台南、高雄中古屋漲幅達三成以上,這種現象純粹是有基之彈。
由於通膨的威脅,許多專家與民代主張央行升息抑制房價,筆者認為,央行升息與否的政策考量,必須衡量國內外財經動態、進出口影響與匯率變動因素等,不應侷限於打房的目的,換言之,不能單為打房目的而升息,更何況歷史證明,升息對房市影響,要視升息幅度而定,溫和性的升息只會對購屋者產生心理層面影響,無法對上升趨勢的房價產生立即性影響,因此,專為打房而升息不但無法收一石二鳥之效,反而可能對整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未來南北房價走勢,將因產業南移、南北均衡發展政策逐漸發酵所致,房價落差會縮小,加上高鐵一日生活圈串聯,對於過去與台北相較,基期過低成為南部房價高漲主因,台南與高雄房價只有台北五分之一,未來有機會縮小到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隨著交通建設推動,都會範圍不斷擴大,不但促進蛋白區生活機能,更能舒緩都市擁擠壓力,對整體區域均衡發展產生良性發展的影響。
文/授權轉載自理財周刊1108期 作者/李同榮
遠雄集團看好在地產業發展,以及海洋城市的國際價值,引進IHG洲際酒店集團最高等級的酒店品牌進駐,讓「遠雄 THE ONE」成為高雄唯一垂直複合式飯店宅。
遠雄集團副總經理楊舜欽表示,遠雄以擅長建築為基礎深耕在地,期盼協助推動高雄亞灣區產業發展,與這座城市共存共榮,透過「遠雄 THE ONE」增添城市亮點,也要讓居住者在高雄創造美好的回憶,用一棟建築改變一個城市,推動亞灣區成為觀光產業核心。
高雄亞灣區的地理環境,占海空雙港等優勢,勢必成為南台灣發展的重要基地,遠雄從22年前開始構想、規畫及考察,投資超過百億打造68層樓、高268米,全台最高、結合飯店與住宅共構的「遠雄 THE ONE」。
配合推動城市發展,遠雄集團攜手洲際酒店,1至16樓為國際五星奢華酒店,利用創新的共構建築設計,不僅替城市帶來觀光挹注,也讓民眾更可享受到國際級的飯店服務,提升生活品質與享受,也期待在這樣的合作下,成為高雄市產業布局的其中一塊拼圖。楊舜欽指出,城市的發展更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以身作則成為文化、藝術、觀光、經濟的推手,融合在地特色,協助城市產業升級。
高雄市政府預計創造1200億產值在亞灣區打造「5G AIoT創新園區」,位在亞灣蛋黃區的高軟二期更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地,透過5G、AI及體感等智慧科技,結合交通、文創會展、流行娛樂及觀光旅運,導入重大公共建設,如結合影音串流技術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透過遠距無人載具即時操控的「高雄電競館」;結合智慧人流、物流,作為5G國門示範場域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等,串聯並帶動南台灣智慧展館、體感電競娛樂、智慧港埠、智慧觀光、智慧城市等經濟發展,遠雄集團也期待高雄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扮演核心的一環,和高雄一起提升產業發展,並靈活運用在地人才,共同促動南台灣成為最重要的科技產業聚落。